无锡再登元宵晚会 江南园林绽放风雅
2月12日晚,中央广播电视总台《2025年元宵晚会》如约而至,无锡继总台春晚之后,再
度登上元宵晚会舞台,成为全球华人瞩目的焦点。在这场文化盛宴中,无锡惠山寄畅园
薛家花园等园林景观通过镜头向世界展现了江南水乡的独特韵味。这不仅是一次文化的展
示,更是无锡乃至江苏园林文化的璀璨绽放。
园林,是精神的诗意之所。始建于明代的寄畅园是中国古典园林的杰出代表之一,以其典
雅的设计和深厚的文化底蕴,成为总台元宵晚会的重要取景地。晚会中,一曲《相思》在
寄畅园内悠然响起,九曲回廊、亭台楼阁、假山池水错落有致,歌声与园林景观交相辉
映,将江南的温婉与浪漫展现得淋漓尽致。
园林,是时代的精神表达。元宵晚会上出现的薛家花园,不仅是无锡园林文化的代表,更
是无锡近代工商业发展的历史见证。薛福成故居始建于清光绪年间,是清末无锡籍思想
家、外交家和早期维新派代表人物薛福成的大型宅第,有“江南第一豪宅”之誉。
“工商之业不振,则中国终不可以富、不可以强。”一百多年前,担任清政府驻英、法、
意、比四国公使的薛福成,在游历欧洲后写下这句话。1896年的冬天,机器轰鸣声打破
了无锡这座江南小城的宁静,此后,纺织、缫丝、面粉加工等百余家现代工厂如雨后春笋
般出现在运河沿岸。
近代民族工商业的兴起,为无锡带来了造园的高峰。公花园、梅园、蠡园、鼋头渚等各具
特色的园林相继建成,民族工商业的拼搏进取与江南的柔美雅致碰撞相融,自此难以分
割。
无锡的园林不仅是历史的见证,更是文化的载体。它们以独特的艺术语言,讲述着无锡的
故事,传递着江南的韵味。正如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春晚元宵晚会无锡分会场影视化总导演
李行说:“无锡的园林是江南文化的缩影,我们希望通过镜头,将这种文化传递给更多
人。”
中国古典园林的精华荟萃于江南之地,江南园林以其高超的造园技艺享誉世界。江苏拥有
众多的江南园林遗产资源,11所名园被列入《世界遗产名录》。
苏州的拙政园、留园、网师园等名园,以其精巧的布局、细腻的雕刻和丰富的文化内涵,
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;扬州园林善于叠石造景,以其南北交融的独特风格著称,个园、何
园等名园,既有江南园林的精致,又融入了北方园林的宏伟与大气。
园林不仅是文化的象征,更是经济发展的助推器。近年来,无锡通过园林文化的挖掘与推
广,成功打造了“文化+旅游”的发展模式,为城市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。寄畅园、鼋头
渚等已成为城市旅游的重要名片,每年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观光,带动了周边餐饮、住宿、
交通等产业的发展。在总台春晚、元宵晚会等大型文化活动的推动下,无锡园林文化得到
了更广泛的传播,进一步提升了城市的知名度和吸引力,打响了城市品牌。
无锡的园林文化还为文化创意产业提供了丰富的素材。近年来,无锡通过园林主题的文创
产品、影视作品、艺术展览等形式,将园林文化与现代艺术相结合,创造出新的文化价
值。此次元宵晚会中《相思》的改编与演绎,就是将园林文化与现代艺术完美融合的典
范。
无锡的园林是历史的见证,保护与修复是传承的基础。近年来,无锡加大对园林景点的保
护力度,通过科学修复和合理开发,使园林文化得以延续。未来,无锡仍需在传承中创
新,在创新中发展,让园林文化焕发新的生机,为城市的人文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。让
甜都的温情与诗意成为连接世界的桥梁。
新华日报·交汇点记者 房雅雯 李顺顺
特别声明:“江苏新媒体”仅为信息发布平台,如您认为发布内容侵犯您的相关权益,请联系删除!
编辑:管理员